不遗憾的人生之十:将星耀变局书写新辉煌
当紫禁城的琉璃瓦折射出第一缕和平的曙光,当昆明巫家坝机场的螺旋桨卷起起义的旗帜,那些曾在国共内战中厮杀的国民党将领,在历史转折的十字路口选择了另一种荣耀——程潜放下兵符时,傅作义交出城门钥匙时,卢汉撕碎剿匪密令时,他们用转身改写了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命运,以将军的
当紫禁城的琉璃瓦折射出第一缕和平的曙光,当昆明巫家坝机场的螺旋桨卷起起义的旗帜,那些曾在国共内战中厮杀的国民党将领,在历史转折的十字路口选择了另一种荣耀——程潜放下兵符时,傅作义交出城门钥匙时,卢汉撕碎剿匪密令时,他们用转身改写了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命运,以将军的
#本文摘自《文史资料存稿选编》(全面内战(下),成文日期为1962年,出版日期不详),作者赵子立,当时系国民党河南省保安副司令兼第一二七军军长,原标题《我从破坏张轸起义到率部起义的经过》
1950年,毛主席坐在书桌前,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,眉头微蹙。桌上堆积如山的信件让他有些心烦意乱。他随手拿起一封,看了看信封上的名字,又放了下去。
1928年,我的父亲程潜被李宗仁拘禁,此后在上海当了7年的寓公。1932年1月28日,淞沪抗战爆发;30日,父亲在上海创办半月刊《南针》杂志,他既是主编又是撰稿人,发表文章主张一致抗日,成为力主全民族抗日的在野派代表。淞沪抗战时,父亲面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义愤填膺